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纪录 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等四大难题待解
2024-12-27 00:07:19来源:[db:来源]作者: [db:作者]阅读量:
(原标题: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纪录 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等四大难题待解)
自去年完成“史诗级逆袭”之后,今年的中国外贸一路高歌猛进,刷新了历史纪录。
7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
中国进出口已连续13个月同比正增长,上半年增速更是创下近十年来新高,上半年,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22.8%。
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回暖;另一方面,由于印度、东南亚疫情再度趋紧,部分生产订单正在转移到疫情控制得当、产业链更完整的中国。此外,以“宅经济”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以及非聚群户外用品正接棒防疫物资,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不过,当前中国外贸企业仍面临四大突出困难,一是国际海运效率低、价格高;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抬高企业成本;四是部分地区招工难、用工贵,这造成部分企业出现了“有单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现象。
汽车出口翻番宅经济与户外产品齐飞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中国外贸取得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是因为,从需求侧看,欧美等海外市场疫情趋缓,经济复苏,需求明显回暖;而在供给端,二季度越南等东南亚疫情再度趋紧,印度也出现新的病毒变种,贸易转移效应仍在持续,不少生产订单转移到疫情控制得当、产业链更完整的中国。
7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增加3.6万家,达到了47.9万家。中国的外贸企业正开足马力,促生产、稳外贸,进口、出口商品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6%和29%。
在他看来,拉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首先是国内经济稳中加固,同时,国家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其次是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带动了外部需求增加。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值至6%;6月世界银行上调了预估值至5.6%。全球经济复苏对国际贸易以及中国产品出口起到了提振作用。
此外,李魁文认为,去年基数较低以及价格因素一定程度上对外贸增长也起到了拉动作用。
7月12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介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拉高了前5月进口增速超6个百分点。其中仅铁矿石、铜、钢材、原油等6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就拉高总体进口增速5.7个百分点;去年的低基数因素拉高前5月进出口增速6.6个百分点;此外,宅经济”产品、订单回流等拉高了前5月出口增速约18个百分点。
自去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防疫物资出口一度出现连续多月的翻番式增长,而随着疫情趋缓,以小家电、“宅经济”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正接棒防疫物资,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5.83万亿元,增长29.5%,占出口总值的59.2%,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分别增长17%、23.3%、101.4%。
阿里国际站平台上数据显示,前5月平台上消费电子同比增长82%,运动娱乐同比增长77%,家具同比增长104%。其中,自行车、野营及登山、垂钓、潜水等非聚群户外用品成为出口商品中最大的“黑马”。
白明指出,随着疫情的趋缓,以及社交隔离的接触,非聚群户外产品正在成为中国外贸出口新的亮点;同时,全球疫情并未结束,以“宅经济”为代表的商品出口仍保持着爆发性增长。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出现翻番,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产品增势迅猛;另一方面,作为长产业链行业,汽车产业由于缺芯等问题造成全球减产,而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中国则在保障全球供给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对美贸易大增34.6%海运成最大痛点
上半年,中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2.66万亿、2.52万亿、2.21万亿元,分别增长27.8%、26.7%、34.6%;对日本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5%。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27.5%、22.7%。
白明指出,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中美贸易增速最高,这一方面再次证明中美经济存在的极强互补性不会被疫情打破;另一方面反映,随着美国疫苗注射的推进,以及连续出台大额刺激政策,美国需求正在快速升温。
“上半年,美国进口快速增长的目标国并非只有中国,事实上,越南、韩国、日本等亚太国家对美出口均出现快速增长,比如,越南对美国出口增速接近80%,从美国进口也接近60%。”
李魁文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2.21万亿元,同比增长34.6%。对美出口1.64万亿元,增长31.7%,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01万亿元,增长34.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722亿元,增长24.1%。
进口方面,上半年,中国自美国进口5706.5亿元,增长43.9%。其中机电产品进口2388.6亿元,增长13.4%;农产品进口1360.1亿元,增长120.8%。
对于自美农产品进口翻番的问题,白明指出,农产品贸易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重要内容,中国也一直在持续推进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以来,外贸海运领域出现的货柜荒、爆舱、甩柜、塞港等一系列运力紧张问题非但没有缓解,上半年反而愈演愈烈,这也成为大量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痛点。
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9日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相比上期再涨45.51点,报收2698.83点,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而在去年5月,这一指数不到850点。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站总经理张阔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全球外贸海运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运力不平衡问题:当前全球贸易货运量增长最快的是亚洲到欧美的航线,这也是当前运力缺口和压力最大的航线。
这一方面是,疫情以来,欧洲发往北美的货运只有1个点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到北美的货运量却出现了30%-40%的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美国部分港口连续出现滞港、塞港问题,这抬高了海运成本,大量空箱无法回流也加剧了货柜短缺。
在张阔看来,全球海运当前的主要矛盾在于,全球贸易量以及由此而来的全球货运需求增长过快,打破了原有的运力供需平衡。“WTO预计,2021年全球贸易增幅将达8%,事实上,一季度这一增速已达到10%,今年的全球贸易增速有望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
不过,他预计全球投入到海面上的船舶运力会在2023年形成一个峰值,全球海运价格会在供需变化中波动,而随着供给的变大、需求的放缓,价格也肯定会逐渐回归理性。
大宗进口量价齐升成本高企抑制接单
进口方面,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砂5.61亿吨,增加2.6%;天然气5981.9万吨,增加23.8%;大豆4895.5万吨,增加8.7%;玉米1530.2万吨,增加318.5%;小麦536.8万吨,增加60.1%。同期,进口原油2.61亿吨,减少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6月底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相比年初累计上涨幅度超过了25%,相比去年上半年最低点涨幅超过了1倍。
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吨2888.5元,同比上涨20.5%;铁矿砂进口均价每吨1075.8元,上涨了67.3%。
据李魁文初步测算,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价格同比指数为108.5,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白明指出,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增长,是供给受限、流动性过剩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经济快速复苏,需求旺盛带来了进口机会的溢出;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对外依赖度过高,缺乏全球定价权。
他表示,在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原材料占比相对较高,价格上涨虽然抬高了进口额,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下游企业成本,挤压部分外贸企业的利润。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总经济师陈中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大量外贸企业身处中下游行业,供给能力比较充足,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自上游向下游消费品传导有限,原材料涨价过快会对外贸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任鸿斌指出,目前中国外贸企业正面临四大突出困难,一是国际海运效率低、价格高;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企业出现了“有单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现象;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提高企业成本。1-5月份,铁矿砂和铜金矿进口均价分别上涨75%和45%;四是部分地区招工难、用工贵。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外汇波动及航运运费上涨对中国部分外贸企业会构成一定冲击,但从外贸整体数据强劲表现看,这些因素对中国外贸影响整体是可控。
他指出,下半年支持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的基础已在弱化,国内采取的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组合拳效果初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牢固,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波动;而随着疫苗的接种推广,部分交通物流行业的限制将有所降低,有助于全球航运业服务供给逐步恢复。
展望下半年,李魁文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势错综复杂,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去年下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长近27%,在较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但全年进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相关文章
流水线上30%是研究生?人大、武大等高校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内卷严重。频频爆出程序员、名校毕业生去送外卖,就连房地产销售也是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而河南中烟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
阅读: 83
商务部:1-6月全国吸收外资6078.4亿元人民
2021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折合9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较2019年同期增长2...
阅读: 108
基民你是赔了还是赚了?公募基金“中考
从收益来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46%,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7.08%,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86%,货币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13%。...
阅读: 153
热门文章
-
1.流水线上30%是研究生?人大、武大等高校
- 1
- 流水线上30%是研究生?人大、武大等高校
- 2024-12-27
- 1
-
2.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纪录 人民币
- 2
- 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纪录 人民币
- 2024-12-27
- 2
-
3.商务部:1-6月全国吸收外资6078.4亿元人民
- 3
- 商务部:1-6月全国吸收外资6078.4亿元人民
- 2024-12-27
- 3
-
4.基民你是赔了还是赚了?公募基金“中考
- 4
- 基民你是赔了还是赚了?公募基金“中考
- 2024-12-27
- 4
-
5.中国中免:“免税之王”还有多大想象空
- 5
- 中国中免:“免税之王”还有多大想象空
- 2024-12-27
- 5
-
6.无招钉钉,有招否?
- 6
- 无招钉钉,有招否?
- 2024-12-27
- 6
-
7.各路巨头都盯上了“芯片”
- 7
- 各路巨头都盯上了“芯片”
- 2024-12-26
- 7
-
8.小微金融「进阶」战:场景、服务、成本
- 8
- 小微金融「进阶」战:场景、服务、成本
- 2024-12-26
- 8
-
9.基金公司都在做理财直播?2021上半年资管
- 9
- 基金公司都在做理财直播?2021上半年资管
- 2024-12-26
- 9
-
10.2023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1.3万亿 长效运营
- 10
- 2023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1.3万亿 长效运营
- 2024-12-26
- 10
热门图文
-
重磅数据超预期!6月信贷社融公布,M2增
2024-12-26
-
传奇女富豪彻底凉了?股价暴涨400%也救不
2024-12-26
-
二手房网签同比下降近8成!“最猛”楼市
2024-12-26
-
教育部重磅发文,支持暑期托管,如何操
2024-12-26
-
流水线上30%是研究生?人大、武大等高校
2024-12-27